这几天,张同泰名医馆中医儿科连续接诊了几个小孩子,家长反映的都是同一个问题:孩子不要吃饭。坐诊的中医儿科专家吴康健教授说,这些都是积食造成的,要及时进行调理。
带着孩子来就医的家长都很困惑,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喝,节日期间大吃大喝的情况也比以往少了许多,为什么伢儿还会积食呢?吴康健教授说,少了大吃大喝并不等于说孩子吃得少了。由于儿童食品种类的增加,孩子吃的东西其实比以前更多、更杂,而一些不合理的饮食非常容易形成积食,比如红薯和花生,红薯和鸡蛋,冷热食物混合吃,尤其是先吃热食后吃冷食,非常容易造成食物在胃内“打架”。
吴教授说,积食不是小问题,它不仅增加伢儿肠、胃、肾脏的负担,还可能给这些脏器带来疾病。积食一般会引起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、厌食、腹胀、腹痛、口臭、手足发烧、皮色发黄、精神萎靡等症状,如果不及时治疗,或者不对症治疗,极易导致“疳积”,即积食的严重阶段。因此,需要父母们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吴教授指出,如果您的孩子有了下列表现,那就是患了积食:
1、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,有时还会咬咬牙;
2、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,食欲明显不振;
3、常说自己肚子胀,肚子疼;
4、发现孩子鼻梁两侧发青、舌苔又厚又白,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。
吴教授认为,中医治疗小儿积食,通过健脾和胃,可起到非常独特的效果。不过,吴教授提醒,避免积食主要还是靠预防。第一,要给孩子调整饮食结构:给孩子安排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,不要总怕孩子营养不够而盲目添加营养饮食。第二,饮食不宜过饱:营养再丰富的食物也不能吃太多,否则非但不利于强身,弄不好反而会形成积食、腹泻等状况。
专家简介:吴康健 教授 原浙江省医药管理局副局长
“马氏儿科”传人,全国中医儿科学会顾问、张同泰名医馆中医儿科学术带头人。善用膏方调理儿童体质、调治呼吸道疾病。